
一、作业前准备:筑牢安全检修“第一道防线”
检修工作启动前,需完成物资筹备与安全排查双重准备,为后续作业奠定基础:
1.物资与流程筹备
依据本班检修任务清单,提前配齐所需工具(如扳手、密封圈等)及零配件,明确检修先后顺序与分工;同步通知泵站司机启动设备,确保作业时液压系统正常供液,避免因物资缺失或流程混乱延误检修。2.作业区域安全排查
对工作区煤壁及安全出口两帮执行 “敲帮问顶” 操作:使用长柄工具敲击煤壁,及时清理松动的活帮、活煤;若发现顶板接顶不严或煤帮稳定性差,需先采取支护措施(如补打锚杆、架设临时支架)加固,确认环境安全后方可开工。
二、核心作业流程:精细化检修分布实测
按照 “先查后修、先安全后操作” 原则,分模块开展液压支架关键部件检修:液压管路是支架动力传输的核心,检修需重点防范高压液伤人:第一步 “全面排查”:逐架操作支架手把,观察管路是否存在漏液、管壁破损、密封件老化等问题,做好标记;第二步 “安全卸压”:拆管前必须关闭支架来液方向的系统截止阀,反复操作手把释放管路内残留高压,防止拆管时高压液喷射或管路弹起;第三步 “更换与归置”:作业人员站在支架下方安全区域,更换损坏的弯头、两通及破管,同步更换失效密封件;更换后收集旧件统一回收,备用液压软管、管接头需用专用堵头密封,避免杂质进入。防尘系统直接关系工作面粉尘控制,检修需聚焦 “通” 与 “雾”:人员站在支架内部安全位置,缓慢拧开供水阀门,检查洒水管路是否通畅、有无破损,观察喷嘴雾化是否均匀(若出现水流直射或堵塞,需拆解清理或更换喷嘴);若需拆管维修,需重复 “液压管路检修” 中的 “安全卸压” 步骤,关闭截止阀并释放压力后再操作,避免高压水伤人。操作手把是支架动作的 “控制中枢”,检修需关注阀组密封性:逐架动作支架手把,检查阀组外观是否变形,操作时观察是否存在窜液、漏液现象;若发现阀组变形或密封失效,根据损坏程度及时更换完整阀组或单独更换故障阀片,更换后试操作 3-5 次,确认动作灵敏、无渗漏方可进入下一架。连接装置(如销轴、连接件)是支架结构稳定的关键,检修需 “逐点核查”:沿工作面逐架检查支架各部连接销轴是否脱落、缺失,连接件是否变形;发现脱销、缺销时,立即补充同型号销轴并紧固到位;若连接件出现明显变形(如弯曲、开裂),需停止使用并更换新件,避免因连接失效导致支架垮塌风险。立柱、千斤顶是支架支撑顶板的 “主力”,检修需细致检查关键状态:人员站在支架顶梁下方(避免正对立柱正上方),观察前后立柱及各部千斤顶是否存在销轴缺失、柱体变形,检查密封件是否漏液,同时查看柱面光洁度(若有划痕、锈蚀需记录,严重时需返厂修复);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班组长汇报,根据故障等级安排即时维修(如更换密封件)或标记待后续集中处理,严禁带故障投入使用。对所有检修支架进行全面卫生清理,清除支架表面煤泥、杂物;将更换的旧件、剩余零配件分类打包,运至指定存放地点;清点检修工具(如扳手、堵头、密封件),确保无遗漏、无损坏。整理检修记录(如检修部位、更换部件型号、未处理问题等),向接班人员当面交接:明确已完成检修的支架状态、待跟进的故障点及安全注意事项,双方确认签字后完成交接,为后续作业提供清晰依据。液压支架检修需始终坚守 “三个必须”:必须先排查安全隐患再操作,必须先释放高压再拆管,必须先试运转再收尾。只有严格落实标准化流程,才能确保支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,为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