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山西省相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山西宁武榆树坡煤业有限公司500万吨/年矿井生产能力核定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,原则同意项目实施。作为晋北煤炭基地轩岗矿区二号资源整合区的重点规划项目,该项目在产能提升的同时,将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,实现煤炭资源的绿色开发与可持续利用。
项目概况:立足现有基础,聚焦高效绿色开采
该项目位于忻州市宁武县,井田面积15.0247平方公里,剩余可采储量9356.54万吨,核定开采规模为500万吨/年,剩余服务年限13.4年。项目开采范围为井田内F1断层以南西南区域的2号、5号煤层(其中5号煤层硫分大于3%的区域已划为禁采区),属低瓦斯矿井。开采技术上,2号煤层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,5号煤层采用低位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,均以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,全井田划分为2个开采水平、6个采区,目前已进入2号煤层二采区和5号煤层一采区的开采阶段。
值得注意的是,项目依托现有工业场地,不新增占地,重点通过技术升级强化环保能力:新建井下矸石智能分选系统、200米全封闭矸石输送廊道及80米矿井水回用管路,并完善危废贮存库等环保设施,在提升产能的同时筑牢生态屏障。此前,该项目已于2022年12月获山西省能源局同意产能核增,此次环评批复为项目的合规推进奠定了关键基础。
多维度防控:筑牢生态环境保护防线
批复明确要求项目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,从生态、水、大气、固废等多维度降低环境影响。
生态保护方面:严格控制施工范围,减少地表扰动,对永久基本农田、公益林等保护目标落实恢复与补偿措施;对村庄、文物、公路、河流等地面建(构)筑物留设保护煤柱,确保输气管线与开采安全互保;建立地表岩移观测系统和长期跟踪监测机制,坚持“边开采、边修复”,选用乡土物种恢复生物多样性。
水环境保护方面:遵循“预测预报、有疑必探、先探后掘、先治后采”原则,保护基岩风化带裂隙含水层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;对断层等导水构造留设防隔水煤柱,严禁违规向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排水;制定居民应急供水预案,工业场地实施分区防渗,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,保障神头泉域生态安全。
地表水与大气污染防治方面:将恢河河道管理边界外两侧1公里划为禁采区,矿井水、生活污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,其中矿井水可输送至华润电力(宁武)有限公司综合利用;施工期强化扬尘管控,出井原煤经全封闭廊道输送至洗煤厂,同时落实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。
固废与噪声管理方面:掘进矸石及智能分选矸石实现井下回填,洗选矸石用于发电、建材制造等综合利用,同步推进矸石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;危险废物规范暂存并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,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消声、隔声措施,确保厂界噪声达标。
强化监管:落实总量控制与“三同时”制度
批复明确了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:二氧化硫0.1006吨/年、颗粒物0.1260吨/年、氮氧化物1.2594吨/年,忻州市生态环境局已出具相应总量核定意见。同时要求项目严格遵循“三同时”制度,配套环保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、施工、投产,建成后及时开展竣工环保验收,验收合格方可正式运行,并适时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。
属地监管方面,忻州市生态环境局及宁武分局将承担事中事后监管主要责任,省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提供执法指导,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地见效。
此次山西宁武榆树坡煤业产能核增项目环评获批,既是对晋北煤炭基地资源开发需求的响应,更是山西推动煤炭产业绿色转型、实现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的具体实践。项目的实施将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,通过技术创新与严格监管,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环保范例。
原标题:山西一煤矿500万吨/年产能核增获批 环保措施护航绿色开采
来源:山西省环保厅